查看原文
其他

让你着魔的“电影评分”科学吗?这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交&传播动因 | 全媒观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18-08-04




发现了么朋友,在一个效率优先的世界,影迷们越来越宠爱评分了。

 

近期多部热片上映,哪一个值得你自掏腰包在影院坐上两个小时?去各大网站上看看口碑,然而,你也许会更加迷茫,以《神奇动物在哪里》为例,猫眼上用户评分9.0,专业评分6.9;豆瓣8.1、时光7.6、IMDb7.9......

 


绕开虚假分数这个“深水区”,我们假设数据完全真实,这些轻而易举就能对你的观影行为进行议程设置的打分网站,真的就那么靠谱么?本期全媒派(qq_qmp)带你一探“分数崇拜”背后的传播和心理动因。

 


五花八门的打分机制,该相信谁?

 

目前来看,影评网站的评分方式有两种:其一,也是最普遍的,是根据喜爱度从1到10(或100)打分,最后给出影片平均得分的形式,如IMDB、Metacritic、豆瓣等;其二,只需要给出好/坏两极评价,再根据评价数量得出“推荐”或“不推荐”,如最著名的烂番茄。各家在具体规则上又略有不同。

 

豆瓣:五星加权+10分制

 

豆瓣电影沿袭了豆瓣网创建以来形成五星评分机制,用户根据观影感受进行评分,之后网站根据用户个人参与电影评论的历史数据,赋予每个参与者不同的权威值,最终取得的加权平均值便是影片最终得分。虽然加权平均的方法看似可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但首先“五星”评分机制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模糊性,而且仅凭用户历史数据来赋予不同权威值的做法也未免片面。



豆瓣《奇异博士》评分

 

时光网:10分制+要素评分


相较而言,时光网的评分机制则具有一定的类专业特征,其在采用10分制评分标准的同时还增设了针对电影要素的分项评价,并按照各分项的不同权重换算得出最终分数,这样可以在引导用户开展全面考量,同时规避依照主观笼统印象进行打分的现象。但时光网自身的用户远不及豆瓣电影用户,所以即便评分机制再靠谱,缺少数量可观的样本,自然也就谈不上绝对科学了。



时光网《奇异博士》评分

 

IMDb:贝叶斯统计方法

 

IMDb也是采用10分制评分标准,大众网民可以直接对电影进行1-10的打分,但IMDb采用的是大名鼎鼎的贝叶斯统计方法,拥有一套过滤维护体制,举个栗子:


“电影A,十个人看过,全部评分均为10分;

电影B,十万个人看过,评分平均值为9.8分。

你认为哪部电影更优秀?贝叶斯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避免让电影A的最终得分会超过B。”


类纯依靠大众网民的打分系统,都摆脱不了出现“比尔盖茨和盖茨比都分不清就去打分”的奇葩现象。



IMDb《Dr. Strange》评分

 

烂番茄&Metacritics:引入权威人士评分


烂番茄的评论来自大众和专业影评人员双方,其采用了比豆瓣“五星评分“更加简单粗暴的“两极”评分机制,这虽然看起来专业、评起来简单,但最终代表了好评百分比的“新鲜度”很难反映出影片的真正质量。与此同时,Metacritics虽然采用的是平均分体制,而且拥有很多有威望的传统老牌影评人加持,但它的影评基数却远小于烂番茄,而且在影片种类上也存在代际鸿沟,比如老派影评人很难去评价那些非常geek的影片。


烂番茄《Dr. Strange》评分



为什么那么多人将评分视为观影“信仰”?

 

除了直接对评分体系的科学性表示绝对信任这一因素之外,受限于客观大环境、被动接受传播、相信第三方推介者进而间接信任评分等因素都会成为“无评分,不电影”这种现象的助推器。

 

“大家都很忙”

时间成本助推评分风气

 

相较于说“大家都缺钱”,好像使用“大家都很忙”去解释为什么需要“分数”这样一个观影标准更能被我们接受。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现在人们普遍地处于快节奏生活之中,观影成本除却金钱成本之外,时间成本亦不可被忽视:花费两小时左右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似乎已经成为不人们容多得的奢侈型消费。




因而不同于少数电影发烧友能够自行对电影的价值进行评判,大多数快节奏生活的人在面对鱼龙混杂的电影时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看什么,但又没有时间全看。所以“电影评分”这种为人着想的“傻瓜式”媒介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依靠一个量化标准帮助自己做出抉择,看起来既省时间也省金钱,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电影评分”的拥趸者。

 

“影评自媒体很伟岸”

传播过程中的锚定效应&强化效应

 

除了豆瓣、IMDb此等“主流”电影资讯平台,碎片化时代自然也少不了专注电影资讯的自媒体平台,而且这些电影主题的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力量亦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心理学中有个现象叫“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在传播过程中,充当意见领袖的自媒体们就常常设定了这样一个起始值。公号大V们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某种程度上对后续观众对电影的打分也造成了影响,也就是所谓“KOL带节奏”。有人可能会认为“那正好,自媒体对影片可能会有自己的评判,而这也可以以另一种对电影评价的形式弥补‘评分’的片面性”。




其实不然,自媒体自以为可以对自己表达态度的平台随心掌控、产生与主流媒介或者官方截然不同的话语,但实际上却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融入主流媒介的大潮中,无意识地按照它们的措辞或者它们的形式进行了表达而“评分”似乎也就成为了影评自媒体跳脱不了的圈子,常常在标题中出现的“豆瓣评分XXX”的字眼和作为论证素材出现的评分,都成了评分体系的另一种拥趸。正如《娱乐至死》中得那句论断:“每一种媒体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甚至改变话语的结构。”

 


 

“你们说的都对”

从众心理与沉默的螺旋

 

从众心理或许也是很多人将评分作为观影指南的重要原因之一。传播学中认为,人们越是认识模糊,越是容易对能够提供解决办法的群体产生依赖和从众,将传播中多数人的观点当作优势意见。




从这个角度来看,由豆瓣、IMDb等催生的评分风气和影评自媒体号的不断强化都将电影评分导向了一个广为认可的层面,此时“观影前看评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占据优势的绝对“合理化”意见,进而会有越来越多对电影认识模糊的人加入支持该意见的大军中来,优势意见就随之变得更佳强硬与合情合理了。这个时候就算有人站出来持有不同意见,他的声音也会很快地被批评声湮没;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有人跳出来,因为沉默的螺旋告诉我们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导致自己被主流群体孤立。



因此,最初只由评分系统提出了几个数字的局面就慢慢演化成“唯评分至上”的观影模式了,如果观影前不查阅一下评分,自己就out了。




不管从评分机制上,还是观众心理上,社交平台上的电影评分都有其局限性。但是电影评分之所以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它“简单”:在信息碎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相较于长篇大论的影评,简单粗暴的分数就像一个个鲜明的标签,成为最有效率的一种评价方式。

 

然而精神产品真的能被量化吗?影评人李星文有句话:“只要是能让人在三面黑暗一面光亮的影院里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就是好电影。”下一场电影,希望你不被分数裹挟,在这场精心策划的光影中感受和释放真正的喜怒哀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